第 1 章(1 / 3)

景仁十三年,初夏。

江南,昌明隆盛之邦。

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整晚,在天幕之间拉起一道朦胧的薄纱。吹散了江南略显闷热的暑气。

月落乌梁时分冉从筠就已经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。

满脑子都是今天是苗娘子的插花课,又要被骂了。

像上辈子上数学课前什么都没听懂,就被通知这节课要随堂小考一样紧张焦虑。

冉从筠从一位网络作者穿越到景朝,好消息是一样的富贵、有钱,坏消息是,来到了景朝她竟然还需要上学!

课业从上辈子的语数英政史地变成了现在的四书五经、插花品茗、刺绣绘画、管家理财。

痛苦!

看着没有标点符号的课本,冉从筠情愿选择现代的衣食无忧,也不想要古代的破天富贵。

一骨碌从床上坐直,眼神呆愣的盯着桌上的花瓶,努力记住瓶中的花卉,还有摆放的位置。

希望能压对题,不在被打手板。

听到内间声音响动,秋婳就知道姑娘又在为上学的事情焦灼难安。

走进就看到姑娘愁眉不展,坐在妆台蓖着头发。

秋婳动作麻利的给姑娘梳髻、装扮。

“今日姑娘梳的发髻真好看。”秋婳是冉母未辞世时亲自挑选的,梳发手艺极好,人又机灵懂事。

梳妆完毕,冉从筠慢悠悠的向膳桌走去,一顿早膳,各色精致小点摆在琉璃盏内,细细数去足足十六种。

从京中运来的酱菜,配上碧粳米熬制的小粥。

冉从筠无精打采的地向嘴巴里送着小粥,面色苍白,仿佛吃下的不是精致小点,而是加了砒.霜的断头饭。

心里放着插花小测的事情,嘴巴里苦苦的一点味道都没,冉从筠没吃两口便放下勺子。

不吃了,先去学堂,万一去了学堂就不紧张了呢。

春雨看着姑娘像往常上苗娘子课一样,没吃两口就不吃了,就知道姑娘一定又开始担心会被打手板。

早早就准备好点心匣子,整整两层。

上一层是各色干果并几个烤橘子,下一层放着绿豆糕,芍药酥之类的点心,保管姑娘不会饿着肚子听课。

冉从筠出门前走进右侧小屋内,墙上赫然挂着一张财神爷的画像,下方案几上摆放着各色瓜果贡品,四时香烟不断。

恭敬地跪下,磕头,口中还念念有词:“财神爷保佑冉家李家发大财。”

又将姓甚名谁,家住那里,籍贯何方,长什么模样一一念给财神爷,让财神爷不要保佑错人。

冉从筠在利用她现代脑子艰辛赚钱与坐享其成,享受冉家几代积蓄之间选择做法,保佑冉家李家世代昌隆。

就连院子里冉从筠都让人种满海棠、金桂、罗汉松,保佑世代荣华富贵,最起码在她这一代要荣华富贵。

冉从筠从小跟着外祖母一起生活,女学也是在舅舅家李府开设的。

她所住的云舒园与李府在西北角处用一扇小门联通,虽说与外祖母住在一起,但云舒园内的各项开支都不走李府,也算是冉从筠独门独院,自己管家。

走至西南角的拱门,有几个才总角的小厮低头站在门下,左右各有两个婆妇看守。

又往前走过一箭之远便可远远望见一带花园,葱蔚洇润,厅殿楼阁,峥嵘轩峻。

又前行,一处小院,两处翠竹夹道,庭院门口还种着一棵松柏,穿过一条羊肠的石子路,左右两边是抄手游廊,穿堂内摆着一架紫檀山水绣金屏风。

李家女学上一日休一日,好歹让冉从筠有了喘口气的时间。

走进正厅,烛火通明,雕梁画栋,左右两处整齐的摆放着四张桌案。

女学人少,总共就四个学生,舅舅的两个女儿,李静萍和李静怡,坐在右侧的两个桌案前,正趴着睡觉。

左侧坐后边空着的桌案是大嫂子的亲妹妹,楚芸之的位置。

听到脚步声传来,两姐妹抬头就看到冉从筠拖着步子,晃晃悠悠,面容愁苦的走进学堂。

冉从筠进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桌面上有没有花瓶和鲜花。

果然没有。

不能提前构思插花了。

冉从筠凄惨一笑,趴倒在桌案上。

天要亡我啊!

今日是苗娘子授课,冉从筠来的格外的早,离正式授课还有半个时辰,不能提前构思,只能趴下睡觉。

刚把桌案上的东西腾空,准备趴下也来一觉就听见正厅外传来金铃摇晃的清脆声,越来越近。

“筠姐姐!”人还没进正厅楚芸之的声音已经传进来。

“快快快,趁苗娘子还没来,你快给我讲讲上次没讲完那个故事。”楚芸之飞扑进正厅,一把保住冉从筠的胳膊左右摇晃,声音娇娇的。

讲故事,是冉

最新小说: 成为海岛文小炮灰[七零] 年代文作精竟是我自己 我的特级咒灵丈夫 穿到真千金被拐卖时[七零] 落疤 太子太子妃都失忆了 全能大粉,日赚百万 沙漠神女模拟器 京城模范夫妻互穿后 我,人品低劣的万人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