绫罗缎 > 都市言情 > 青士 > 卷二第一章

卷二第一章(1 / 2)

“哐啷、哐啷……”一个作将领打扮的男子身后跟着一众偏将与军卒,快步登上了涿州城北面的城墙。盔甲上金属密集的撞击声与城头北风的呼啸声混杂在一起,充斥在原本平静城头,像是战鼓一样催促着他们的脚步。

涿州城作为幽燕重镇,本就城高池深,再加上多年修缮扩建,使这座坚城的城墙更加高大宽阔,众人好一阵才登上城头。

“将军,快看!”视野的骤然开阔让他们很快发现了远处绵延的一道道黑色线条,而这一声呼喊,让城墙上众人本就严肃的表情更增加了几分紧张。

“咱们的夜不收没看错,至少得有几万。”将领率先开口,“快!传令!关闭城门!”

“是!”有军卒领命离开。

“将军,为何要……”一旁的副将不解道。

“我军虽是新败,可若遇敌袭,逼退他们还是能做到的,大不了坚守城池,他们自会退去。可如今城外这些,就棘手了……”将领脸上的神色更加凝重,“你等带人在此看着,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擅开城门。待我去禀明刘大人,再做决断。”

“是!”

……

月前幽州的战火一路延续,点燃了涿州城的平静。本以为可以通过投降宋朝继续安心做官的刘厚德等人也未曾预料到,宋军会败得如此之惨。

先前,声势浩大的宋军不仅攻灭北汉,使得北汉主刘继元投降,更是在太原城外击破来援的辽军,可谓是兵锋正盛。

如今宋朝精锐尽出,携大胜余威征伐辽国,乘此破竹之势,想恢复幽云十六州,谁能想到连番血战后却是宋军仓皇北顾,据说连赵宋皇帝也被杀了个狼奔豕突。战后赵家皇帝也不处罚撺掇其出兵的崔翰等人,反而因心中不满逼得武功郡王赵德昭自尽,使臣属议论纷纷。之后又以崔翰与孟玄喆屯兵定州,崔彦进屯兵关南,刘廷翰与李汉琼屯兵镇州,防止北国追击,安排妥当后便头也不回的返回东京。

无论如何,皇帝确实平安回到了皇宫,但留给王朝北疆的灾祸却远远不是一场大溃逃这么简单——比如这涿州城外的数万流民。

“师傅,你看……”一个身着蓝青色衣袍男孩,望着抬头望着身旁的高大中年人,眉头紧皱的样子完全不像一个还不到十岁的小孩子。

“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呐……”同样身着青衣的中年人看着遍地衣衫褴褛的流民,深深地叹了口气。

耳朵里充斥着的各种痛苦呻吟与鼻腔里混合着的各种味道相互夹杂,冲击着这对师父的感官。

“五代之祸,至今未绝啊。”每见到这样的灾难都让这个中年人的内心更加悲凉。

“幸好老大没来……不然他又得把咱们的干粮全分给这些流民。”小孩子低声自语道。

中年人摸了摸自己布包里仅剩干饼,又深深地叹了口气:“罢了,兴儿,咱们走吧。”

“诶师傅。”小男孩乖巧地答应了。

“两位先生,请留步。”一个沙哑且苍老的声音突然出现,止住了二人离开的脚步。

师徒二人转过身去,只看见一个须发皆白的干瘦老头蓬头垢面,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,胸前挂着的一个大布包,被他用一只手托着,另一只手拄着一根拐杖似的竹竿。

“两位……”老头缓慢地走到路边——或者说是挪到路边,“我看两位应该不是此间人氏吧。”

“敢问老人家有何指教?”中年人向老人躬身抱了个拳。

“指教不敢当,”老人咳了一下,“老朽观阁下步伐稳健,脚下生风,双眼炯炯有神,手掌布满老茧,想必是习武之人。”

“老人家慧眼如炬。”中年人点了点头,算是承认了。

“呵呵,今日你我相遇,便是有缘。前几日我寻得了一份大机缘,如今正好赠予阁下。”

“欧?老人家不必打趣我俩。我师徒二人只是江湖落拓之士,若真有大机缘我二人怕也承受不起。”

“是老朽冒昧了。不过这里确有一份机缘,除阁下外,再没有合适人选了。”

“那……老人家请讲。”

老人并不言语,只是缓步上前,慢慢展开了怀中的布包的一角,师徒二人才得以发现这包里的竟然是一个熟睡的婴儿。

中年人似乎猜到了老人的意图,皱了皱眉头,低声道:“老人家……我师徒二人日日风餐露宿,恐怕是无力再照顾一个小娃儿啊……”

“我猜到阁下会这么讲。”老人轻笑了一下,“老朽年少时便对风水奇门颇感兴趣。曾经有幸访得一位老道,我苦求月余他也不肯收我为徒,但允我随侍左右。虽然名义上是侍从,但他有时也会给我指点一二。两年后,他说缘分已尽,让我离开了。就这样,我虽然天资平庸,但这相、卜二术也算是略懂一二。固然比不得故唐袁、李二位先生,可我还是看得出,这孩子绝不是普通人,日后必有一番作为。因此老朽才说,这是一份机缘。”

最新小说: 仙工开物 聊斋之茅山术 一气朝阳 大苍守夜人 从赘婿开始建立长生家族 从祭献妖邪开始成为万法帝君 莲花楼之你若骄阳 这个锦衣卫明明超强却过分划水 细说红尘 开局获得神照功